当前位置: 中国汽车网 > 母婴 > 正文

儿子被父亲六次撵出门,只因妈妈没做好这件事!

时间:2019-02-02

文 | 莲子妈 · 来源 | 爱莲子(ID:A13400669010)

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部无台词的动画《离家》,让我很受触动。

短片的开头,理查德面对一块需要抹酱料的面包,不知所措。

正在忙家务的妈妈发现了,主动拿过查理德的餐盘,帮他涂好面包酱。

看报纸的父亲,将一切看在眼里,做出一个决定,给查理德一份礼物。

礼物打开,里面是一个行囊。就此,查理德踏上了离家之路。

第一次出行,查理德遇到了大风,风的力量很大,查理德被刮回了家。

第二次出行,起因是查理德依旧无法给自己的面包涂酱料,主动要求正在织毛衣的妈妈帮忙。

父亲看着生气了,把查理德赶出来家门。查理德出门又遇到了大浪,被大浪打回了家。

第三次出行,查理德遇到大雾;第四次出行,查理德遇到下坡的台阶。

视频有一个细节,查理德每一次回到家,是母亲的无限的关怀、体贴、包容和不放手,父亲却在这样的情景中越发愤怒。

第五次查理德开始主动出行,但是出行很不顺,不是房子一直跟着他,就是遇到外星人。

反正不管怎么走,都离不了家。最后还出现在橱柜、水缸、书架、灶台......

父亲这时开始极度烦躁,意外却发生——母亲心脏病突发,离世了。

故事看到这,难免心酸。

母亲离世后,查理德学会了自己系领带,自己涂面包酱。

父亲见此,再次鼓励他出行。影片最后,在父亲落幕的眼神里,看到了查理德离家成功。

视频真的很伤感。

不得不承认,对于孩子,父母从来都是“舍不得”的。

舍不得孩子吃苦,舍不得孩子受累,舍不得孩子委屈,甚至舍不得孩子长大。

即便是有再多的“舍不得”,孩子要成长,父母终归要放手。

著名主持人董卿说:我不希望孩子的世界只有我,我也不希望我的世界只有孩子。

妈妈和孩子的分离,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,也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轮回。

今天就听到一个刷三观的事。

小区新来了一户邻居。她买的二手房,前房东刚装修好,因为要出国,就急售了现在的房子,据说他们是亲戚。

最让我“动容”的是她的买房理由——照顾儿子。

他儿子今年刚毕业,孩子爸用了很多关系,终于把儿子送进了一个大公司实习。

儿子刚上班一个月,就打电话向她吐露:公司住宿环境太差,饮食条件太差,室友的人文素质太差.......

一句话概括,就是除了办公室工作,生活过得特别不如意,特别委屈。

清明节儿子回家参加祭奠仪式,儿子瘦了,黑了,眼神无光了。老妈子的心,痛得有说不出的自责感来。

抱着就这么一个儿子,自己不疼,别人怎么会疼的想法,然后就在这里买了房。

儿子被她妥善地照顾了几个月,体重回来了,脸色和眼色都回来了。

本来生活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,儿子突然来一句:“工作太累,我辞职了。”

还和她说:我们家房子也有,车也有,奋斗对他来说没什么意思。家里有钱,反正都养了他20多年了,不差多养他几年。

妈妈养孩子20余年,偏偏就忽略了这一点,孩子是需要在自己的时间、空间里成长的。

心理学博士西尔维娅·克莱尔说:

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,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,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。

真正的母爱,是一场得体的退出。

朋友的亲弟弟,比朋友小13岁。在计划生育特别严肃的年代,家里为了这个男孩可以说“九死一生”。

弟弟出生,朋友的父母欢喜得不得了,在那一刻,有一种苦尽甘来之感。

当然,对于文化知识欠缺的农村家庭,养育孩子,面面俱到才能展现“真爱”。

朋友的弟弟从小到大就不用做事,比如洗衣做饭,比如割草喂牛,更别说下田种地了。

舒适总让人失去动力,弟弟很早就开始沉迷游戏。

三年级以后,成绩是一年不如一年,以致到初中毕业,中考成绩根本没有达到普高的分数线,进而就读中专。

朋友经常劝她妈妈,对弟弟照顾少一点,不让弟弟长大,以后苦的是你,老妈口里答应得很好,一旦弟弟遇到麻烦,就控制不住自己要包办。

弟弟读中专以后,离家太远,完全脱离了妈妈的“小心翼翼”和“面面俱到”。

有一次朋友应妈妈请求,和弟弟班主任通电话,了解他在校情况。

老师说:

你弟弟在学校表现很不错,毛遂自荐做了室长。

他管理的寝室一直都是我们班的标杆。

身为班干部,做事相当积极,还去竞选了图书馆管理员。

真的是一个很务实的孩子。

朋友把老师的话,转述给老妈,老妈心疼地来一句:“真是辛苦他了。”

作家纪伯伦在《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》说:

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。
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,

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

他们在你身旁,却不属于你。

再优秀的妈妈,也无法保护孩子一生。

倘若孩子自身没有生命力,即便拥有世界顶级资源,也无法过好一生。

孩子成长,很多时候是需要妈妈“狠心”地在身后,把孩子轻轻地往前推;或者是妈妈勇敢地在前面带路,让孩子慢慢追。

俗话说: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

总有一天,妈妈要离开孩子,孩子要离开妈妈,但在离开之前,引导孩子适应挫折,教会孩子独立,是为人母的终极使命。

“长大成人”其实就是孩子在艰难险阻中生根发芽,受伤、治伤、疗伤是他自己,顶天立地也是他自己。

《孩子挑战》一书说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,父母也开始学着做一个过滤器。

通过慢慢的观察和引导,过滤出孩子可以自己面对、应付的情况。

然后有意识的退后,让孩子自己去经历、去成长,去体会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。

同时,随时准备好在他无法解决时给予帮助,直到孩子真正地从你生命中分离出去。

对养育而言:

放手教育不等于不关心孩子,而是心里明确地知道,自己不能代替孩子做事。

放手不等于从此不管,而是明白作为孩子母亲,不该控制孩子的人生。

它是不提供所有人生答案,让孩子从结果中学习,从经历中实践;它是不再试图改变或责备孩子,而是追求改变自己。

*作者简介:莲子妈,美国正面管教讲师,资深亲子阅读推广人,帮助数万计的孩子爱上读书。善于把绘本和亲子间的小事巧妙结合,融入生活的接地气的无痕教育理念很受妈妈欢迎。为女儿莲子写了公众号:爱莲子。

◎ 本文编辑✎妩悦

各位家长:

精彩推荐

最新新闻